当前位置: > 百科精选
一睹容颜的意思(《大学》详释10)
2023-07-11 11:58:01
Mars
222
来源:陈广逵

一睹容颜的意思。原文

容颜的意思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⑯。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⑰。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⑱。《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⑲。

释文

这里说的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封国说的是,处在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们就会兴起孝顺的风气,处在上位的人敬重兄长百姓们就会兴起敬重兄长的风气,处在上位的人体恤孤儿百姓们就不背信弃义,因此君子把握了合度中矩的原则。被上位者讨厌的人不要让他使唤下位者,被下位者讨厌的人不要让他服待上位者;被排列在前面的人讨厌的人不要让他比后面的人占先,被排列在后面的人讨厌的人不要让他紧跟着前面的人排列;被右侧的人讨厌的人不要让他与左侧的人交换位置,被左侧的人讨厌的人不要让他与右侧的人交换位置,这才叫做合尺度合规矩的原则。

《诗经》说“真为这君子高兴,像百姓父母一样”,百姓们喜爱的他就喜爱,百姓们厌恶的他就厌恶,这就叫做百姓的父母。《诗经》说“巍巍南山高入云端,重峦叠嶂乱石巉岩。太师出征声名赫赫,万众瞩目一睹容颜”,统治国家的人不能不慎重,逃避就会被天下人羞辱。

注释

⑯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这里说的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封国说的是,处在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们就会兴起孝顺的风气,处在上位的人敬重兄长百姓们就会兴起敬重兄长的风气,处在上位的人体恤孤儿百姓们就不背信弃义。因此君子把握了合度中矩的原则。上,处在上位的人。前一个“老”,动词,以……为老,敬重老人。兴,兴起……风气。前一个“长”,以……为长,敬重兄长。弟,同“悌”。恤,体恤,怜悯。孤,幼年丧父的孤儿。倍,通“背”,背离,背叛。有……之道,走上……之道,把握了……的原则。絜矩,合度中矩。絜,音xié,度量,尺度,作动词,合度量,合尺度。矩,矩形,规矩,作动词,合规矩。

⑰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被上位者讨厌的人不要让他使唤下位者,被下位者讨厌的人不要让他服待上位者;被排列在前面的人讨厌的人不要让他比后面的人占先,被排列在后面的人讨厌的人不要让他紧跟着前面的人排列;被右侧的人讨厌的人不要让他与左侧的人交换位置,被左侧的人讨厌的人不要让他与右侧的人交换位置,这才叫做合尺度合规矩的原则。所恶,讨厌的行为。毋以,不要让他。于,被;与,跟。使,使唤。事,服侍。先后,以后为先,把排位在后的人放在先。从前,跟着前列的人排列。交于左,跟左边的人交换。

点评:

从“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来看,这里议论的是治国与平天下的关系,重点落在“治其国”上。还要强调,这里的“国”是诸侯的封国,与今天大一统意义的“国家”意思不一样。

这里讲的大话题是“治其国”,在这个大话题下提出了“絜矩之道”这个小话题。

“絜矩之道”六个“所恶”分成三组:上下、前后、右左,简直是360度全方位的“六合”。以往解释这段文字多依据朱熹之说,但朱熹解释此遇难而退,含糊其辞,不求甚解。朱熹的解释虽然说得通,但没有区分“使下”“事上”,“先后”“从前”,“交于右”“交于左”三组语言的不同。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先明确几个词语的含义:所恶,讨厌的(人、行为、表现)。“于上”的“于”,可以解释成“对”“对于”“在”,可以解释成“被”(本人选择了“被”),这要一一对应解释后进行选择。“先”显然是词类活用,或是“优先”,或是使动“使……优先”,或是意动“以……优先”“把……放在先”。“从前”不是“以前”的意思,是“尊从前位排列”“紧跟着前面排列”。更重要的是要搞清这番话是说给谁的。这个人是确定的,地位是相对不变的,他不能忽上忽下、忽前忽后、忽左忽右。这个人不是当事人,不是被“所恶”的人,也不是“所恶”的发出者,而是具有决策权、具有用人选择权的大“君子”,也就是紧密衔接的下文说的“民之父母”的“君子”,他完全有可能把握“絜矩之道”。所谓“絜矩之道”就是合度有方的行事原则。在“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话题下谈“絜矩之道”,可见“絜矩之道”是说给“治其国”者的,是排除法的识人用人之道,而且“絜矩之道”俨然是“平天下”之道。看起来“大学问”之道还是很值得研究的,研究透了就是“研究生”“博士”水平了。

⑱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经》说“就为这君子高兴,像百姓父母一样”,百姓们喜爱的他就喜爱,百姓们厌恶的他就厌恶,这就叫做百姓的父母。诗句出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只,副词,正,就。第一第七个“之”,的。第二第四个第六个“之”,放在“民”与“所好”、“民”与“所恶”、“此”与“谓民之父母”这三个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各自短语的独立性。第三第五个“之”,代词。

⑲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诗经》说“巍巍南山高入云端,重峦叠嶂乱石巉岩。太师出征声名赫赫,万众瞩目一睹容颜”,统治国家的人不能不慎重,逃避就会被天下人羞辱。诗句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节,竹木突出的部分,形容高峻。维,只有。岩岩,形容山石险峻。师尹,率领部队的太师尹。具,同“俱”,全都。尔瞻,“瞻尔”的宾语前置,看着您。有国者,统治国家的人。辟,同“避”,逃避。为,被。戮,羞辱。

点评:

至此,已经进入“平天下”话题。

《诗》文“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进一步印证了上文的“絜矩之道”是说给治国者的。

这里紧承上文谈君子之道,先说君子好民之好,恶民之恶;接着又说君子被万民瞩目,告诫治国的君子保持亲民,严格自律。“好民之好,恶民之恶”,就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一切从人民的意愿出发,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帮百姓之所需。由此可见,“大学之道”实乃“自律之道”“亲民之道”。

本文关键词: 容颜的意思
本文标签: 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