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纵情山水
湘乡旅游景点大全介绍(品读《天下湘乡》)
2023-07-05 08:58:01
Mars
176
来源:新湖南

湘乡旅游景点大全介绍。文/楚国良

湘乡

最近,由湘潭文史研究专家唐徽主编的《天下湘乡》一书已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原中共湘潭市委副书记、湘乡市委书记杨慕如为之作序。该书耗时三年,在前人著述,如《湘乡史地常识》《悦读湘乡》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对自古以来的湘乡的人文历史进行全景式的解析。图书分聊不完的湘乡事、割不断的湘乡史、了不起的湘乡人、听不懂的湘乡话、看不够湘乡景、舍不了湘乡情七章,以湘乡经济社会发展为线索,以历史变迁为重点,以湘乡文化为视角,以人文名胜为亮点,融知识性、可读性、史实性为一体,图文并茂,全面介绍了湘乡的历史、人文、风景名胜和经济社会发展。

手捧这部厚达400页、计4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心中十分感慨,于是乘兴写下这篇拙文,是为品读。

一一题记

一、研究湘乡人文历史,不能不提湘乡之古往今来。

读唐徽主编《天下湘乡》一书,可知:湘乡历史文化厚重,是“湘军故里”——湘军的策源地。“自古无湘不成军,天下湘军出湘乡”,湘乡曾“以百里之地荟萃群才,以一军之威维系全局”,“以一县之兵,征伐十八省”,历经半个多世纪,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我们先让时间倒流,对湘乡的前世今生作个大概了解吧。

首先,回到公元前3年前,我们知道这个时候的湘乡,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秦朝属长沙郡湘南县。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沙郡,后于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封长沙王的儿子刘昌为湘乡侯。自此开始,正式有了湘乡之名。

然后,回到20世纪40年代前,同时复原一下当时的湘乡版图,我们会看到那个时候的湘乡,整体上呈圆形,大致上是一个以湘乡市毛田镇或娄底市城区为中点,100公里为半径的圆。这个范畴,就是人们现在通常讲的“老湘乡”。在清朝咸丰年间以后,当时的湘乡县分为上、中、下三里,湘乡上里,即现在的娄底市娄星区及涟源市杨家滩一带;湘乡中里,即现在的双峰县;湘乡下里,即现在的湘乡市,因下里为县治所在,故称首里。知县驻县城(今湘乡市),设县丞分驻永丰(今双峰县),设巡检分驻娄底(今娄底市娄星区)。

二、研究湘乡人文历史,不能不写湘乡之山水形胜。

读唐徽主编《天下湘乡》一书,可知:湘乡风光秀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这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书院,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文庙、伏虎井、褚公祠、观音阁、状元塔、宋窑遗址等20多处古迹保存完好。

主要的旅游景区有:湖南水府(4A级)、茅浒水乡(4A级)、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曾国藩诗文岛、褒忠山原始次森林等等。

1、天下湘乡,湘乡的底色就是它幽微难明的方言和历经千年的古迹。

楚国覆灭后,楚人大都转移到其南部即湖南一带,由于长江“天堑”的作用以及楚人对黄河流域政权抗衡的心态,他们的方言就没有被同化或取代,因而千百年后的今天,湘乡话保留了最原始的古楚语腔调,说出来有如在唱一支抑扬顿挫的戏曲,让听的人像在品味青花瓷杯中一泓清澈的茶,口齿噙香……

“蔼蔼慈门,何惭佛称慈父,众称慈母;汪汪生海,直配干曰大生,坤曰广济。”湘乡又名龙城,城内有千年古刹云门寺,寺院红墙上的金色楹联尽浮无垠之心绪,豁广阔之胸臆。寺内千手观音佛像庄严慈意,直立于莲花宝座上,如似真身,面颊丰满,双目微俯,形态端庄慈祥;衣带似在飘拂,冠饰似在颤动;两耳垂肩,饰坠晃动;鼻尖微翘,双唇略张,似在喃喃念佛。恢宏威严的气势,让观音降龙的传说如幻如真;栩栩如生的雕琢,传承着古老龙城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成为艺术宝库中一朵分外瑰丽的奇葩。一泓钟声敲响,香客虔诚谦卑,香烟袅袅飘向远处,落烟墨染,烟绕古城……

“洗墨有清池,如见群鸿戏海;疾风知劲草,休云飞鸟依人。”这是褚公祠前的楹联。残损的纸笺,遒劲的笔画,记载着古老湘乡城,记载着那时褚遂良等一批朝廷谏臣敢为人先的事迹。轻轻走近祠堂,高翘的屋檐,依稀可见当年雄伟俊俏的风采;古老的墙壁,仿佛写满了光阴的故事。正堂里,褚公手执书简、衣袂飘飘,牌匾上楹联素雅自然,依旧散发着千百年前清水浓墨的馥郁芬芳,经久不散……

2、天下湘乡,湘乡的轮廓就是那挥毫泼墨的山、水、洲、湖。

“南连华盖,下瞰涟水,有石若台,山高起如仪凤翔空”。山居仙而灵,地涌杰而名,胜山东台,又名凤凰。旭日东起,只见群山叠翠,云雾缭绕。透过郁郁葱葱的树木,斑驳的阳光半明半暗,松涛亭旁松柏沙沙作响,沧桑的旭日阁伫立风中。凤凰寺、凤凰井、望凤亭经历时间的浸润,美丽的传说已经化入湘乡人的文化生活中。“阁侧有楼,俯临涟水,望东台之胜耸如列屏。”巍巍东台山,不仅留下了古往今来千万人的足迹,更留下了人们的思潮和忧愁。

“不知春色已盈溪,荇藻绿苔两岸齐。一镜平分天上下,群峰倒浸影东西。”一湾涟水流淌在渺远青黛的臂弯里,流淌在蘸饱墨汁的柔软笔尖下,流淌在烟雨汀州与笔耕墨舞的融合中。因为湘乡,缱绻千里的涟水有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因为涟水,古老安详的湘乡有了醉人的江南风姿。

“水如碧玉岛如珠,云影山光入画图。”清晨,涟水河上游三十公里的水府韶湖,像刚从睡梦中醒来的少女,披着轻纱似的晓雾,秀美而神秘。远处空濛的山峦,水中青螺般的岛屿;近处玉带缠绕的长堤,竞相吐蕊的桃花,全都系上了金色的霞帔,愈发楚楚动人。碧绿的湖面,一行行白鹭转瞬飞奔,抹散了依偎的浮云、缥缈的浓雾。如此巧夺天工、清淡绮丽的画卷,是古老的积淀与崭新的面孔交融下的厚重精魂。

3、天下湘乡,近代的豪杰伟人更留下了浓墨与重彩。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我们吟诵着这样的文字来观照湘乡人,我们仿佛就能遇见百年前义正辞严“治乱世需用重典”、官场上两袖清风的曾国藩,遇见那刁斗森严、所向披靡的湘军。

“沙场驰驱南北游,横枪跃马几春秋。为扫人间忧患事,小住南牢试作囚。”生性豪爽乐观的陈赓从湘乡学堂走入了黄埔军校,将日军打疼到在装甲车上写着“专打386旅”字样,不幸被俘面对蒋介石亲自劝降凛然回答“此衣不能穿,此帽不能戴,此官不能当”,新中国成立后临危受命成功组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其一生历经无数斗争,不变的是那自湘乡而起“天下人饥,我以个人温饱为耻”的广阔胸怀。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以蛙形象作比,乐者抒怀诗言志,我们仿佛看到那位刚从韶山冲来到东山书院,踌躇满志、胸怀天下的热血青年刻苦攻读的情景。东山书院里一口清澈的莲泉古井。书院内青砖黑瓦,小桥池水,秀美、古朴、典雅中透出浓郁的江南风味。便河蜿蜒,清澈见底,楠木、香樟倒映水中,虚实交错之间,如进入一个静谧、迷离的境界。莲泉的井水汩汩入河,便河的河水潺潺随涟,涟水直奔至湘江北去。“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那一份诗情,那一股豪气,就夹杂在这一汪井泉中,渲染着湘江的一番情愫,最终奔流入海。

4、天下湘乡,力透纸背的是湘乡人那种舍得死、霸得蛮,敢为天下先的豪气。

粗略统计,从1852年到1864年,湘乡有十万人左右加入了湘军,成千上万湘乡人血洒沙场,这一时期,供奉在湘乡昭忠祠的战殁者达21335人。

“以一县之兵,征伐十八省,以一军之威维系全局。”“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吃得苦、霸得蛮的湘乡人,一旦完成了由山野田夫到职业军人的转变,湘军就变得所向无敌,连俄国的沙皇也不敢轻举妄动,眼看着湘军收复了新疆。

“不辣不革命,无湘不成军”这块注定不安分的土地上,黄公略、毛泽东、陈赓、谭政一个接一个走出湘乡参加革命,经世济用的湘乡人不畏艰险,敢想敢说,敢干敢闯,用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的战斗意志和朴素的群众情结跨过高山远路深坑,磨难九天无数,用血性捍卫国家民族的尊严。

三、研究湘乡人文历史,不能不谈湘乡之民俗风情。

读唐徽主编《天下湘乡》一书,可知:湘乡,是一个很奇特的地方,也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

1、奇特湘乡

那么,湘乡又奇特在什么地方呢?

奇特之一:湘乡话

据中共湘乡市委原书记、湘乡方言研究专家、《品味湘乡话》(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作者杨慕如先生考证,湘乡话属于古殷语系,重鼻音,属古方言区,是中国方言中最难懂、最难学的方言之一,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两个古语之一,通行于整个老湘乡,即湘乡、双峰、娄星、涟源四个县市区,整体上发音基本一致。

奇特之二:湘乡人

关于湘军的概念之争,实际上曾国藩有一句话,足以说明一切问题。曾国藩在为罗泽南弟子李续宾所作的墓志铭,即《李忠武公神道碑铭》中称:“湘军之兴,威震海内。创之者罗忠节公泽南,大之者公也。”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一方面,湘军是在“湘乡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受“湘乡勇”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最早的“湘乡勇”发展成为后来的“老湘军”,是整个湘军中最为骁勇善战的一支劲旅。

清代徐宗亮在其《归庐谭往录》中,也提到了“老湘军”的演变过程:“湘勇有二派:一为罗、李所部,佐曾、胡二公立功,安庆克后,四散不振。一为王壮武鑫所部,与曾公初不相惬,自成一队,左文襄常左右之。壮武没于乐安,王开化、张运兰分统,王旋病没,张复归曾部,援剿江西皖南最久,所谓老湘营也。张后赴闽,军分为二,易开俊、刘松山两镇统之,易又病归,刘从曾公剿捻后,遂入甘陕剿回,开至三十余营。”

奇特之三:湘乡菜

蛋糕花,是湘乡的招牌菜,也是酒席上的第一道菜,更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菜。

蛋糕花在制作前,要准备主料和副料两样。所谓主料,是先将肥瘦比例适中的猪肉洗净、滤干,再剁成肉泥状,然后按肉7份、红薯淀粉3份的比例,加上鸡蛋和佐料(胡椒粉、桔饼、盐),一直糅到有些黏。所谓副料,是将鸡蛋打到一个碗里,把蛋黄和蛋清搅匀,然后分次倒入烧烫的锅内,两手端锅,顺势将蛋汁荡匀成长方形薄皮,略加烤焙便成了一张蛋皮。蛋皮做成后,会叠加在一起,把长方形的两个宽边略加修整一下。如果是办红喜事,或者过年过节,会把蛋皮上修下来的边角废料,放在碗里用食品红染一下。然后,将主料摊平在蛋皮上,挨着边放一条染了食品红的蛋皮碎料,再卷成圆筒,放到锅子或蒸笼里蒸熟后,蛋糕花便做成了。趁热食用,味道特别酥软鲜美,且不油腻。

办酒席做头菜时,一个大海碗,用煮好了的瘦肉片和黄花垫底,再把蒸热了蛋糕花切成片,往那个碗里一放,堆成一座小山一样,再往上面浇一瓢汤,便可以出菜了。尤其是每一片中间有一道红线,特别醒目,即美观又客气,色、香、味、形俱佳,让人垂涎欲滴。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做法,就是不用蛋皮卷,直接把主料放在蒸笼里,抹平后,把盖子捂好烧一把火,再打开盖子,把蛋汁均匀泼洒在原料上,接着捂盖蒸熟,便成了可切为块状或片状的蛋糕花了。

2、神秘湘乡

在湘乡农村当中,无论婚礼还是丧礼,实际上有很多独特之处,其中包含了很多神秘的民俗文化。

先说婚礼吧。结婚仪程结束后,主婚人宣布:礼成,鸣炮!送新郎、新娘进洞房。大家立即簇拥着新郎、新娘进入新房,让新郎、新娘端坐于床上。然后,会有赞床者进来,手捧一个装了枣子、花生的果碟,一边往床上甩枣子、花生、桂圆,一边抑扬顿挫地唱起了赞床歌。

湘乡的赞床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顺应时代变化,容纳了很多新生事物。诸如,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赞新房里的床铺,是“红漆踏板,雕龙花床”;或者“一边摆着大衣柜,一边摆着太师椅,中间就是县衙床”。到上世纪末,则是“高低床上好嫁妆”。现在已是“席梦思上好嫁妆”。

再说丧礼吧。无论哪家老人过世了,不管摆几晚,一般会在0点至5点之间,请“歌郎”来唱夜歌子,从第一晚下半夜起歌台开始,直至出殡前倒歌台为止。

夜歌子有固定的唱词和基本的曲调,其内容除了传统的古典曲目“二十四孝”外,还有新编的“十大元帅”、唐朝的若干好汉等,如果是道行很深的“歌郎”,还能结合亡者生世和孝家情况,以及当时的情景,即兴编出一些歌来吟唱。

实际上,湘乡还有更神秘的,就是上世纪及之前在湘乡民间流传甚广的“神打”。

这就是湘乡!

本文关键词: 湘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