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萌宠当家
海兔子(万万没想到,有一天,我们会被动物“教做人”!)
2023-07-14 11:58:02
Mars
137
来源:今日头条

海兔子。位于非洲坦桑尼亚的纳特龙湖(亦称美杜莎湖),水温常年高达50度,湖水PH值超过12,强腐蚀性能把人类皮肤烧伤。然而,这片恐怖的水域却生活着约300万只火烈鸟。

海兔子

生在“地狱”,以火焰为名,还无比长寿,火烈鸟是如何做到的?秘诀就在单腿站立的神技!

火烈鸟,属于鸟纲红鹤目红鹳科,是一种大型鸟类。成年火烈鸟身上的羽毛呈现独特的粉红色,脸部和翅膀则是鲜艳的翠绿,再配上深粉色的腿和趾,以及白色的尾巴,一身华丽装束尤为吸睛。

两条细长的腿和厚厚的足部皮肤,可以帮助它们在水里、草地上灵活穿行;长而弯曲的嘴里也暗藏玄机,下颌上的肉质喉囊能为它们筛选水中的食物。

能单腿睡觉的火烈鸟 来源:@老肉杂谈 视频截图

这条讲解火烈鸟生存秘诀的视频来自头条号@老肉杂谈。老肉,原名李康,80后,英文名Rock,因谐音得名“老肉”(老Rock)并以此行走互联网江湖。2019年底,他开通了头条号@老肉杂谈,专注于科普地球上的“神奇动物”。

@老肉杂谈 的头条号主页截图

三年来,粉丝们用键盘为这些看似“无用”的知识投了票:截至目前,@老肉杂谈 已吸引了32.2万粉丝,累计播放量过千万,成为今日头条最受欢迎的科普领域创作者之一。

不过,有用或无用,该由谁来定义?老肉自有一套道理。他觉得,有趣即是有用,哪怕不能转化成生产力;认识世界也是有用,哪怕与日常生活无关。

好奇心是第一生产力

以剧毒闻名的河豚并不生产毒素,那它是如何“放倒”人类的?

像蜜獾一样强悍,把毒蛇当零食,制霸沙漠的“平头哥”沙猫是什么?

沙漠“平头哥”沙猫 来源:@老肉杂谈 视频截图

这些“神奇动物”都是@老肉杂谈 的主角。在每期十几分钟的视频里,老肉会围绕某一种动物展开,角度涵盖生物化学、天文地理、社会人文,“总之,什么都能聊。”一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知识点,在@老肉杂谈 的视频里巧妙融合到一起。

比如1.5万年前,狼为了吃口人类的“剩饭”,竟然“自愿”跟随人类,并逐渐演化成狗;160多年前英国人带去澳大利亚的24只野兔——它们竟然在三年内繁衍出五万只后代,形成物种入侵,影响了澳洲大陆300多个物种生存……

野兔标志性的大耳朵 来源:@老肉杂谈 视频截图

“脑洞也需要有理有据,科普也可以生动有趣”,这是老肉对账号的定位。相比“科普”,他更愿称自己的视频为“杂谈”,因为科普的范围相对硬核和狭窄,而杂谈的内容就广阔有趣得多了。

有趣,为老肉赢得了大批粉丝。在他看来,这是因为自己的视频戳中了人们的好奇心。而老肉做视频的初衷,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和儿子的好奇心。

儿子初一时当上了生物课代表,老肉为他订阅了《万物》杂志,其中有不少让父子俩着迷的动物知识。但杂志上的介绍不够解渴:某种动物是怎么演化而来的?背后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它与其他的物种、人类有什么关系?怀着好奇,老肉开始带着儿子查阅资料。

老肉家的书柜 来源:受访者

随着对动物的了解逐渐累积,一个想法冒出:父子俩通过看杂志、查资料学到的“动物百科”知识,为什么不把他们做成视频?一来为学习留个纪念,二来方便反复观看。于是,“神奇动物杂谈铺”在@老肉杂谈 正式开张。

起初找选题,老肉是摸着石头过河。比如鲍鱼的选题,就是他在聚餐时突然想到的:普通人都吃过鲍鱼,但它的脸长什么样?能吃的是哪一部分?“吃过的人可能都有过类似好奇。”同样地,在准备火烈鸟那期时,他也惊讶于它们生存环境的恶劣,想探一探火烈鸟非要“生在地狱”的深层原因。

鲍鱼的脸,很多人都没见过 来源:@老肉杂谈 视频截图

发布的视频多了,他终于总结出规律:好奇心是第一生产力——大多数普通人和他一样,最关心“好吃的”,比如鲍鱼、海胆、帝王蟹、山羊等;其次才是猫猫狗狗;再接下来是“名气大的”,比如蜜獾、虎鲸、羊驼等动物界“网红”。

现实中的“神奇动物”

尽管初心是“玩”,但传播知识怎可游戏视之?

为使内容科学准确,老肉每期要花两天半时间埋在资料堆里。从开始只会搜索关键词,到熟练从国家地理杂志等渠道自我学习,再到死磕专业期刊和论文,硬是完成了从生物学“门外汉”到“半专业人士”的进阶。

海兔那期视频是老肉准备得最痛苦的。由于翻译原因,中文直接检索“海兔”一词,出来的结果不少都跟他要科普的海洋生物毫无关系。比如:关联搜索结果里有一道美食“辣炒海兔”,查了半天才发现,食材根本不是海兔,而是日本枪乌贼。啼笑皆非之余,老肉燃起斗志,在百科词条里仔细对比各物种的学名,一口气梳理了出来。

在视频中,他介绍道,海兔的生物学分类其实是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具有兔子特征的海蛞蝓,“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海兔,其实它就是宝可梦中无壳海兔兽的原型。”为了让粉丝更直观地掌握海兔的外形,老肉将其形容为一群受够束缚、扔掉了背上的“房子”,决定放飞自我的“海螺”。

现实中,通体黑色的加州海兔最广为人知,它们长着两对触角,日常以有毒素的海藻为食,遇到天敌就会喷出紫黑色墨汁,影响对方的神经系统,借机逃跑。不过,老肉特意点名加州海兔可不仅因它的长相,还源于它曾启发过诺贝尔奖。

20世纪后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物理学系教授埃里克·坎德尔在一次实验中发现,海兔受到外界刺激后,鳃会缩回去,久而久之,它会记住刺激并主动躲避。这意味着,“训练”细胞或可逆转大脑记忆,“从软体动物到人类,所有能够学习的动物都是如此。”这项实验也在后来帮助他和另外两位科学家斩获了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类似动物给人类启发的案例在老肉的视频里还有很多:在介绍鹦鹉螺时,他会从螺壳上从小到大排列的曲线,讲到蕴含着黄金分割奥义的斐波那契曲线(即黄金螺旋线);在讲到扫荡雨林无人能敌的行军蚁时,老肉又会联想到团队中指挥官的重要性。

粉丝们不止一次在视频下留言:“老肉的视频真有水平!节奏紧凑,内容丰富!”“生物类讲解的作者太少了,只有看老肉精彩入戏。”

老肉有一批喜欢深度内容的死忠粉

台湾某水族馆馆长曾给老肉发去邮件,称自己和妻子都是他的粉丝,请求把他关于海洋生物的视频拿去给游客播放展示。老肉受宠若惊,连忙回复:“可以可以。”

如今,该水族馆视听室的墙上还张贴着与老肉的合作海报,罗列着19条老肉的视频。馆长在最近的邮件中对老肉写道,这些视频播出后“受到极大好评”。

老肉觉得,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为动物保护做一些事情,“挺欣慰的。”

台湾某水族馆内张贴着与老肉合作的海报

“动物有时会教我们做人”

经常有人问老肉: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坚持做动辄二十分钟的深度视频,不担心吃力不讨好吗?

老肉坦言,他并非没尝试过把长视频剪成五六个小段,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但发现效果很难把握,“粉丝的耐心极其有限,前3秒没能吸引住,就划过去了,内容再好都没用。”

几次尝试后,老肉决定坚持做自己擅长的深度内容——毕竟,喜欢他的观众还天天在评论区催更。

也曾有人向他提议在视频中植入广告,老肉都拒绝了,“当下靠流量分成已足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觉得,能拥有这样的生活状态已经是赚到了:“明明是自己在学习,却收获了这么多人的喜欢,还能谋生,不能再贪心了。”

生活中的老肉,亦如他向粉丝们传递的那样,回归自然,专注生活。

去年,他和妻子在老家山上包了一块地,种下很多菜,也引来了不少小动物。从前不太注意到的虫鸣鸟叫、在树枝间跳跃的小松鼠和误入园子的“黄大仙”接二连三闯入他的感官,“整个世界变得鲜活而有生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原来可以如此密切,而这些全新的感悟也源源不断地反哺于他的创作。

在关于树懒的视频中,老肉介绍道,树懒吃植物的树叶,移动速度非常慢。但很多人不知道,它是现存最古老的真兽类动物,已有3500万年历史。

丛林中的树懒 来源:@老肉杂谈 视频截图

生活在食肉动物众多的雨林中,树懒靠什么活到今天?老肉说,栖息习性是关键。为减少与捕猎者接触,树懒干脆把“家”搬到树上,让食肉动物们束手无策。此外,与树皮颜色相近的毛发及少移动的特性,也让它们能够隐藏在茂密的树丛中。

“有活力的近亲都早已灭绝,只有看似无精打采的树懒活了下来,这不就是无欲无求的好处?我们在遇到一些事情时,是不是也该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老肉在视频中感慨。

从小动物身上获得的启发并不止一例。再比如动物界最纯的爷们——雄帝企鹅:它们在南极严寒的冬季孵化后代,仅靠双腿和腹部下方之间一块布满血管的育儿袋,让企鹅蛋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中仍然保持温暖。孵化一枚蛋约需75天,其间,企鹅爸爸什么都不能做,只能靠积累的脂肪生存,“比起人类社会的某些丧偶式育儿模式,帝企鹅在最严酷的环境里,做着最称职的爸爸,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习嘛?”

正在孵蛋的帝企鹅爸爸 来源:@老肉杂谈 视频截图

在谈到火烈鸟靠着50厘米的大长腿和厚皮肤来适应它所栖息的强碱性水域时,老肉又感慨它们是“地狱里的芭蕾舞者”,“能生活在别人都受不了的环境里,也是一种本事。”

这些思考和感悟都被老肉写进他的视频里,为“神奇动物宇宙”注入更多哲思——有时候,动物会教我们做人。

本文关键词: 海兔子
本文标签: 动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