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化瑰宝
元朝多少年历史(元朝是怎样一个朝代,为何如此短命的真实原因)
2023-07-28 10:28:01
Mars
190
来源:北京慕名世纪文化

元朝多少年历史?

元朝多少年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 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元朝鼎盛时期,能用强大的武力平息一切不服,令欧洲诸国震慑至今。但是,无比强大的元朝,却在短短几十年的辉煌后迅速分崩离析,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元朝儒生受歧视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在元朝,儒生是受到歧视的,以元代南宋遗民谢枋得的形容说“九儒十丐”。“元朝读书人堪比乞丐”的说法也从此流传,可细看元朝历史,会发现,哪里有生活这么滋润的乞丐呢?

在元朝的社会阶层划分里,儒生们其实也被单独开列,被划分“儒户”。元朝灭南宋前,中国北方的“儒户”,有三千八百九十户。待到南宋亡国后,中国南方的“儒户”数量,更一口气突破十万户。

比起元朝的其他户籍来,“儒户”们简直特权多多:身份世袭,每户都要至少一名子弟儒学读书,学生员每天享受两餐供应。免税特权更叫人羡慕——哪怕平民身份的“儒户”,除了缴纳地税等基本赋税外,竟不需要承担任何差役。

而那些家产丰厚的“书香门第”,更趁机一代代兼并土地,钻足了空子。所以哪怕元末天下大乱,各方饿殍遍野,江南有着“儒户”身份的文人们,依然各种酒会诗会不断,生活潇洒自在。

但是元朝不靠谱的科举制度,停停废废,总共维持了四十一年,每次被录取的汉人、南人只有25名。很多想读书的人只能买官或者踏踏实实的从小吏做起。

虽然他们历经坎坷,屡遭歧视,但是他们的忠诚度还是很高的,从元末农民战争起,自身殉国的进士就有42名之多。甚至在明王朝建国后,大批元朝贵族们要么撒腿跑路,要么毫无压力拍屁股投降时,反而是诸多曾在元朝有“功名”的前朝士大夫们,依然各种宁死不屈。

元朝假币泛滥

经济一直都是历代皇帝的心病,从忽必烈开始就一直在不断的抓经济,但也无法解决收支不能平衡的问题,更加可悲的是,旧问题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来了,假钞满天飞。

元朝的假钞如此猖獗,首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造假者太多,青蚨盟会,是江西铅山人吴友文创立的一家“假币窝点”。

比起之前历代的小打小闹来,这“青蚨盟会”有着严密的组织形式,从制造假币到发行假币,甚至拉拢勾结官员,样样都有明确的分工,甚至还有专门的武装打手。

其成员数量在巅峰时期,发展到数百人。结果假钞泛滥,使得人民的购买力大大降低,财政更加困难,最后导致民不聊生,在某种程度上加速元朝灭亡。

元朝的赋税

元朝的赋税第一个是南北异制。元朝对各族、各地人民实行分而治之的田赋税收制度。对蒙古族税收从轻,对汉族及其他民族赋税从重。汉人负担重于女真人,女真人负担重于蒙古人。不仅田赋南北异制,其他赋税也南北各异。

元朝赋税的第二个是轻工商业的政策。元朝对军户、匠户、站户实行优待,有一定限度的免税权,工商业的税率较低,这就促使了元代商业的繁盛,使商税无论是品类还是数额都有明显增加。元朝还重视盐税,使商税和盐税成为元朝财政的主要收入之一。

元朝赋税的第三个是赋税征钞制。在以往各代,赋税一般以实物缴纳,虽然也有征钱的情况,但不是普遍现象。元代则不然,赋税大部分征钞。

这说明元代货币经济发达,国家已经以钞为法定通货。在当时,赋税征钞给人民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随着钞币的贬值,赋税的加重,人民受害不浅。

元朝还实行包税制(元人称为扑买或买扑)。由商人以较低的数额在规定时间内,一次向国家包缴某一项税款,承包者再按较高数额向百姓征收,从中获取差额利益。

包税制对国家说减少财政收入,对百姓说加重负担,是一种既有害于国又有害于民的税制。

本文关键词: 元朝多少年
本文标签: 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