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化瑰宝
吴海文的历史原型(你未熟知的鼓楼名人(22))
2023-07-22 09:58:02
Mars
177
来源:家在鼓楼

吴海文的历史原型。福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世家丛起,名人辈出。鼓楼区位居省会中心,更是群星荟萃之地,虽历经岁月淘洗,其丰功伟烈,赞在人口者,乡邦引以为荣。群贤显身扬名,或由身处高位,政绩卓著,或因文才富赡,著作等身;或缘科第世家,代有闻人;或出开先风气,冒险犯难,救世济民。要之,皆有大功于家国,有盛德于社会,其声光震铄古今,为众人所钦仰者,故载诸竹帛,铭于金石,累世流传永为旌式。但日月之明,不掩萤烛之光,民间固多以积德行善、嘉言懿行、利国济民留盛誉之仁人志士,其事迹或不载于史志,其声名或未显于廊庙,而民众受其恩德,至今永誌弗忘,有谱牒载其事实,垂于后世,在乡井播诸口碑,颂其功德。是亦孔子所称“礼失而求诸野”之一端。今设此《你未熟知的鼓楼名人》栏目,以记载名声未著于世,而事迹实彰于时者,为之鼓呼揄扬,以励来者。不使先贤德音辉光沉湮于历史埃尘,而致长久寂寂无名焉。

吴海文

元代理学家吴海

吴海(1322-1387),字朝宗,号鲁客,学者称“闻过夫子”,闽县(今福州)人。他是朱熹学派在元朝福建学系的代表人物,为文整严古健,一归于理。(方彦寿《福建古书之最》)。吴海的文章曾经名扬福建地区,受到士人推崇。明初庐陵人杨文贞也曾说:“近时闽中之文,以吴鲁客为巨擘也。”

《吴朝宗先生闻过斋集》书影

吴海曾隐居乌山。郭柏苍《乌石山志·人物》载:“是山为灵秀所钟,代出伟人,时栖侨客,若周见素之忠义,朱元晦之理学,吴朝宗之高隐,匪特争光日月,亦遇足生色林峦。”一说,他曾在乌山一带设馆讲学,想来亦在情理之中。他的文集曾被编入“正谊堂全书”,理学名臣、福建巡抚张伯行曾为该书作序。

吴氏所学为“周程朱张”之道,平日言行举止亦按理学家标准以自律。

其读书以理学为要,属于典型的理学家。曾说:“杨墨释老,圣道之贼;管商申韩,治道之贼;稗官野乘,正史之贼;支词艳说,文章之贼。”杨朱、墨子、管仲、商鞅、申不害、韩非子等皆为当世名贤,各有建树或有著述、理论传世,且影响较大。而“释老之学”“小说杂说”在中国文化史、文学史发展进程上也有其重要地位,而从吴氏言论中,可以窥见其人学术追求与特点,也向世人展现出一位理学家不折不扣地坚守儒家学术传统的深思。

《吴朝宗先生闻过斋集》书影

近日读《吴朝宗先生闻过斋集》(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本),所获良多。该文集内容包括吴海生平所作序、记、跋、墓志、行状、传、书、赞、祭文等,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其人文章特点。

研究程朱理学在福州的传承与发展,绕不开吴海,而其人所强调的治学理论和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并未过时,许多良言警语至今可资借鉴。如《改轩记》写到:“敢问为学之道,予曰:‘精知而力行之’”。《知止轩记》云:“天下之福,恒生于无欲,而祸每起于贪,贪者无厌,无厌则不知止,不知止则祸必恒随之。”《惜阴斋箴》写到:“为学之要,务在能勤,勤则业,不勤志分。古人为学,孜孜求益,摩寒摩暑,亦摩朝夕。”在吴海文集中类似的句子可以找到许多。

吴海的文章表现出“文以载道”理念的作文方向,从中看出当时学术潮流对文章观的影响;他一生的作为也实践了理学家本色,从他身上,可以看出古人为学,为人。其书斋名为“闻过斋”,即是为提醒自身要经常自省,《闻过斋箴》一文是其心理活动纪录。他认为自己所为“鲜能不悖于理”,所以平日不敢稍有懈怠。

《吴朝宗先生闻过斋集》书影

元亡后,吴海隐居不仕,“为文但书‘甲子’,而不用明代年号”,颇有古贤遗风。而隐居乌山,应在此时。

乌山是人文圣山,历代文人雅士登高游赏,题咏殆遍。乌山以博大的文化气息引人慕名来游,而寓居乌山者,也给这座山留下许多轶闻故事。吴海在乌山与友谈经论道的历史信息阙如,但解读其人,则易使人联想到某些画面——一幅乌山论学图。

本文关键词: 吴海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