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质感生活
足下的意思是什么("足下"是什么意思?害死了一个人,多了一个节日)
2023-06-05 11:58:01
Mars
211
来源:酒歌说文

足下的意思是什么?在古代,“足下”是一个敬辞,下对上或者同辈之间都可以称对方为“足下”,说白了,就和现在的“您”差不多。

足下的意思是什么

《战国策·燕策》中收录有投奔赵国的燕国大将乐毅回复燕惠王的一封信,开篇就写道:“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

奔赵。”

“斧质”是古代一种酷刑,将人放到砧板上,用斧头砍死。乐毅这段话的意思是:臣不才,不能遵循燕国先王的教诲,来顺应大王您左右官员之心,恐怕犯下斧质之罪,这样既伤害了先王的英明,又有害于足下您的仁义,因此遁逃投奔了赵国。

乐毅是臣,燕惠王是君,这是“足下”之称用于下对上。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既然是尊敬的称呼,怎么能把对方称为脚下呢?原来,这个称谓的由来还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呢。

西汉东方朔在《琐语》中的记事:“木履起于晋文公时。介之推逃禄自隐,抱树而死。公抚木哀叹,遂以为履。每怀从亡之功,辄俯视其履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亦自此始也。”

南朝宋的刘敬叔所著《异苑》卷十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介子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将起于此。”

综上所述,这个故事源自晋文公和介子推(也写作“介之推”)的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被逼逃亡国外十九年,颠沛流离,有时候在流亡路上实在没有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重耳是位贵公子,哪里吃得下野菜?

随从的侍从介子推看到这种情形,就不声不响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炖成一锅肉汤,端给重耳吃。重耳把肉吃完,把汤喝光,吧嗒吧嗒嘴巴,意犹未尽地说:“哎呀,还是肉汤好喝啊!老介你

真有本事,你是从什么地方弄来这块肉的?”介子推说:“我看公子吃不下野菜,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块。怎么样,俺的手艺还不错吧?”

重耳一听,非常感动。回到晋国之后,重耳当上了国君,即著名的晋文公。刚刚即位,晋文公就开始大行封赏,把逃难时期跟随自己的人都封了大官,这些人也毫无愧色地接受,有的人甚至还嫌官职太小,向晋文公求更大的官。

介子推实在看不下去了,对母亲说:“公子当上国君,那是天意使然,如今这些人居然恬不知耻地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向国君伸手要官,这简直是贪天之功以为己有。我怎能跟这些人相处?”

母亲回答道:“你为什么不学学他们,也求一个官职?光在这里抱怨有什么用?”

介子推说:“我明明知道这是错的还要去效仿他们,那罪过就更大了!”

母亲于是对儿子说:“那咱们不与他们为伍,干脆去隐居吧。”

母子二人便隐居到了今山西省介休市的绵山里面。

晋文公准备封赏介子推,可是找来找去找不到他。有人告诉国君介子推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就派人劝说介子推出山当官。

介子推脾气很倔,死活不肯出山。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以为如此一来介子推非得被烧出来不可。没想到介子推十分倔强,竟然抱着一棵树活活给烧死了。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晋文公的预料,晋文公非常悲伤,抚摸着这棵树痛哭不止。哭完了,晋文公令人伐下这棵树,让鞋匠做成一双木屐,天天穿到脚上,以此纪念介子推的割股之功,还常常看着脚下

的木屐说:“悲乎,足下!”

后人因此就用“足下”表示对对方的尊称。

不过,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还有另外的说法,“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阁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意味着不敢直视对方,只敢盯着您的脚下说话。

不管哪种才是正确答案,“足下”的称谓却就此流传了下来,一直沿用到今天,介子推的“割股之功”竟然敷衍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两大事件——“足下”的敬辞和寒食节的民间习俗。

原创不容易,更多资讯请关注“酒歌说文”,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识以及传统文化。反正不要钱,多少学一点。

本文关键词: 足下的意思是什么
本文标签: 节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