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地图。走进城区看产业:
今日分享: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莱芜区概况
莱芜区地处齐鲁腹地,是山东省地理几何中心,辖15个街镇,862个行政村(居),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农高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总面积17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7万。
莱芜区位于汶河两岸,是古老的大汶口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嬴姓发源地。古称“嬴、牟”,是齐鲁文化交汇之地。这里是“伯益封地、嬴秦祖里”,有中国最古老长城—齐长城和鲁长城,比八达岭长城还要早四百多年;境内因古代有嬴国和牟子国,因此有“嬴牟故国”之称。
莱芜区是全省地理几何中心,距济南国际机场80公里,距青岛港220公里,距泰山40公里,境内三条铁路交汇,四条高速纵横。济莱高铁已全面开工,莱芜境内将设雪野、莱芜北两个站点,2022年底全线通车,20分钟即可到济南主城区,未来还将联通鲁南高铁、京沪高铁,届时将会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推动莱芜的强势崛起。
莱芜素有“钢城煤都”之称,境内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有50余种,其中铁矿石储量6.5亿吨,居华东地区之首;煤炭储量7.5亿吨,是全国地方煤炭重点产煤县(市、区)之一。
2022年,莱芜区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5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6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和6%左右,获评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上榜2022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
莱芜区主要产业和规划
依托莱芜高新区、雪野旅游区、莱芜农高区三大功能区,加快发展以工业经济为核心、一二三产协同推进的实体经济,初步形成了以高端装备智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三大优势产业为主导,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三大基础产业为支撑的“3+3”产业体系。
1、高端装备智造产业蓄势成峰,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智能网联重卡一期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山能重装、豪驰汽车建成投产,150平方公里的莱芜智造新城拉开框架。
2、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成群,医药产业园一期、二期实现满格布局,珅诺基、华安生物等35家药企全面入驻,“鲁中新药谷”不断做大做强。
3、先进材料产业积厚成势,泰钢、九羊等传统钢铁企业加速转型升级,两家企业蝉联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4、现代农业产业扬优成势,立足“三辣一麻”“三黑一花”等特色农业资源,做强产业、做靓品牌,全区农产品出口分别占全省、全市农产品出口额的27%和85%,生姜出口量连续十几年位居全国首位,是“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
5、莱芜区山水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紧扣“省会城市副中心”定位,把文旅康养纳入全区重点打造的产业体系,坚持全景覆盖、全业融合、全局联动,全力打造“东强”核心增长极、“南美”靓丽新名片,高标准建设“省会会客厅”,将莱芜区建设成为极具生态康养特色的高品质全域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