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纵情山水
厦门市(厦门是中国最"便利"的城市?这又是一次误读)
2023-05-29 09:58:01
Mars
125
来源:南方周末

厦门市。日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2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厦门市以92分排名第一,其后为太原、东莞、长沙、广州、深圳、北京、上海。众多媒体解读为:排名第一,反映了哪座城市最“便利”,即哪座城市最容易找到便利店买东西。这个误解大了去了。

厦门市

首先,这个指数的正式名称是“2022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在媒体传播过程中,“发展”两个字掉了,是造成这个乌龙的重要原因。

毋庸否认,便利店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烟火气息,很大程度上是靠这些街头小店营造的。渴了可以买一瓶水,饿了可以买点心或者热乎乎的饭菜,甚至累了还可以歇脚,生活中的日常所需,便利店几乎都可以满足,有些便利店还承担着收发快递的功能。现在,不少城市已经开始重视便利店,将其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计体系”布局之中。

然而,上述指数的核心数据为39个城市便利店的饱和度、门店总量的增速、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及营商环境情况。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各个城市清晰地衡量本地便利店发展水平,是一件好事。不过,应该看到的是,这个便利店指数并非城市便利程度或者说在一个城市容易找到便利店程度的度量。

以第一名厦门的数据为例。在发展增速方面,在39个城市中,厦门的便利店数量增长率最高,达到10.34%。与去年相比,24小时便利店比例提高3.8个百分点至43.8%。近一年来,厦门新开了2264家便利店,超5年来新开便利店总数的1/3。

这个“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其指标设计、指标权重明显偏重于发展、增量概念。厦门的便利店发展存量数据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发展得快,增量很好,所以连续取得第一名。

但如果从发展存量看,在便利店的饱和度方面,厦门并不是最好的城市,仅仅位列第五,平均在3227人拥有一家便利店。上海一直被认为是国内便利店行业的发展重镇,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便利店就有罗森、全家、喜士多等,以及本土便利店品牌联华快客。显然,较大的存量会导致发展增速较慢,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的便利店发展水平比厦门差。

再比如“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这一指标,也存在同类问题。从全国范围来看,总体上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不高,24小时营业率高的大部分是南方城市。成都的便利店24小时营业率最高,达到了80%,上海24小时便利店也近八成。相对而言厦门增速虽快,但也仅仅达到了43.8%。

还有就是不同城市便利店的形态、质量差异也很大。比如,在上海,就有罗森、7-11、全家、喜士多、好德等连锁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在有些城市,便利店的形态更多可能是开在小区民房里,或者街头巷尾的私人小店。相对来说,连锁店在产品质量、服务、稳定性上都显然会更好。

所以,如果偏重便利店的数量增速、24小时门店的增速,这个指标是存在系统性偏差的。这个指标偏向了发展增速,而忽略了发展存量。

在实际传播中,正式的名称“2022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中的“发展”二字不见了,变为了“2022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就成为一个存量概念,就会让人以为厦门是中国便利店数量、质量最好的城市。

衡量一个城市的便利店不仅仅应该有增速指标,也该有存量指标、结构指标,来呈现便利店的数量、业态结构,以及服务质量。

从更大层面看,各城市便利店的发展,并非一个独立因素,受各地经济水平、消费习惯、气候条件、营商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区域的差异性较大。便利店指数,只是城市经济的一个子集。

比如,便利店与地域强相关。此前有城市排行榜对城市消费力进行评估,就采用了夜市消费这一指标。显然,这个指标有利于南方城市,而不利于北方城市。同样的,便利店是否24小时营业,取决于夜间的消费状况,而夜间消费状况,又与一个地方的气候、纬度息息相关,存在内生的系统性差异,所以,在这一点上进行比较,是不客观的。

中国城市便利店的发展和国际上有一定差距。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饱和度远远高于2500人/店。在中国大陆,每7033人拥有一家便利店,而在韩国,每1059人就拥有一家。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大部分城市便利店的发展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不过,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而且,技术在发展,便利店的发展也未必会重复国外的道路。比如,在新冠大流行之下,连锁便利店的供应链优势也凸显出来。这当中,基于网络的即时零售异军突起,成为便利店营收的一大来源。大多数城市便利店发展都面临着房租、人力成本持续高涨的问题,新技术、新业态有助于缓解这些困难,更重要的是,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消费习惯的支撑下,同一个便利店就可以覆盖更多人群,更大区域。

所以,即便是衡量一个城市便利店的发展水平,也应该考虑得更完善一些。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远举

本文关键词: 厦门市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