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纵情山水
南京好玩吗(踏迹寻音:好吃,好玩,再好看的南京)
2023-05-13 09:58:02
Mars
147
来源:文化是闲出来的

南京好玩吗?南京:好吃、好玩、再好看

南京好玩吗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一般人去南京的游玩的理由可能是:六朝古都、秦淮人家、江南水乡。但是当我切身走进南京,我兴奋地发现南京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她淳朴又多元,具有古色古香的韵味,又不失兼通今古的文化张力——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食和让人大开眼界的景点,都会在这座文化古都中流连忘返。

· 01 ·

江南贡院看古今

坐落在南京秦淮河畔、夫子庙旁的江南贡院(又叫科举博物馆),是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属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给人感觉是乌沉沉的,连秦淮河的水流到这里似乎也变得乌沉沉的。

大门边有一幅楹联:“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低徊,群嚣尽息;襟期同月朗,喜此江山人物,一览无余”,很值得玩味。据记载,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四年(1168),后经历代扩建,到清代时规模最大,与北京的贡院并称“南闱”、“北闱”,堪称全国考场之冠。

现在的江南贡院是在原址上修建的。为给游人一种直观感受,院内两边的厢房按原样修建了40间号房。每排号房都以汉字作编号,号房很小,高约6尺,长宽不过3、4尺,颇似一间间的牢房。

号房内有高低两块硬木板:离地一尺的,为座;离地两尺的,为桌。考生经过脱衣搜身检查后进入号房,就被锁在里面不准出来,答卷、饮食、大小便都没有人过问。为了形象逼真,院里专门设了4个考生电动模型,他们有的摇头晃脑,有的闭目沉思,有的挥笔书写……一个个像满腹经纶的“江山人物”。

尽管到夫子庙游玩的人熙熙攘攘,但到贡院来参观的人却很少,院内显得冷冷清清。贡院的正厅是一间陈列室,墙上贴着一张考试规则:考生必须帽用单层;大小衫袍一律用单层,皮衣去面,毡衣去里,鞋、袜、坐具、砚台、笔管,甚至饭食都有严格的规定,可谓严苛。但就在陈列室的玻璃橱里却展示着一张考生作弊用得薄如蝉翼的棉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只有蚂蚁大的字,真是具有讽刺意味。

在陈列室左面墙上,有一张宝祐四年登科录,是同榜进士所编的纪念册。自隋代发明了科举制到清代,共实行了1300多年,即使不肯汉化的元朝统治者也不得不采用这种办法。其间共产生了状元1000多名、进士98749名,贺知章、王维、文天祥等都是钦赐状元,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等都是进士出身。我觉得应该历史地看问题,科举取士与以往的“养士”、“察举”等选拔人才相比,不知进步了多少,因为科举考试以其公开与公平,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站在贡院中,忽然听到一阵狰狞的笑声,寻声找去,原来是一具范进中举后的电动模型,那似哭似笑的声音,听了使人发毛。十年寒窗,一朝登第,飞黄腾达。

唐代诗人孟郊《登科后》就极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情景——“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更多的却是名落孙山者,他们悲伤、凄惶,甚至寻短见。科举制在为知识分子提供了一条人生出路的同时,也扭曲了士子们的心灵,范进就是一个典型。望着被成排号房夹成的小巷,夕阳斜影,我不禁发出疑问:假如生活在封建时代,这里会有我的身影吗?

在众多士子眼中,科举考试尤其是状元及第是何等的头等大事啊,可是在封建最高统治者那里却是小菜一碟,全凭他们的兴趣,甚至是心血来潮时的轻轻一点。晚清状元何春霖就是因为名字起得巧,时值北方大旱,慈禧太后看了后,一时兴奋就钦点他为状元。

清嘉庆年间,安徽桐城人龙汝言屡次考举不中,后因为嘉庆皇帝作了一首庆寿诗,博得嘉庆皇帝欣赏,遂示意主考官将其录为状元。多少读书人苦苦追寻的科举考试,其公正性和严肃性由此可窥一斑,它当然该废止。在陈列室最后我就看到光绪31年7月颁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的文字。

走出贡院,我仍然思绪纷纷。科举考试的年代,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在选拔人才方面我们仍然离不开考试,每年一度的高考仍然成为中国的一大热点。“文革”取消了高考,使得许多莘莘学子陷入了迷茫,失去了人生发展的动力。今天,如何选拔人才,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大问题。

· 02 ·

夜游秦淮河

秦淮河一定是要夜游的!

闪烁的霓虹灯把秦淮河装扮得流光溢彩又迷蒙氤氲,一艘艘画船静静地泊在河道内,似梦似幻。

船轻轻地划开水面,波光粼粼,灯光与波光相互映衬,迷离恍惚。如今的画舫已经不用人来划行,而是由机器带动;也无需人员现场讲解,船上早就备了事先录好的解说词,每到一处,播放的就是该处的解说词。两岸的大红灯笼在风中摇曳,秦淮水泛起了层层涟漪,似乎让人看到了曾经那个繁华的秦淮河之夜:画舫凌波,美女歌伎倚靠船头,或弹琵琶,或拉二胡,或悲切,或逍遥,船上的俊才或端坐饮酒品茗,或作诗和曲,或惬意,或洒脱,一幅迷人的秦淮画卷。

秦淮河上的桥特别多,且风格各异。想象着华灯初上,或是月上柳梢之时,许多才子佳人都曾约在这一座座的桥上相见,一同赏灯游玩,赠诗以诉衷肠,眼前的桥也变得非比寻常起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在诗词中,桥的意境尤为突出。

历经雨雪风霜,桥身上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感受到了孔尚任的“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的悲伤,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愤懑。

船在秦淮河内绕了一圈,回到了出发地,感觉像是穿越了时间长廊,在历史的尘埃中醒来,意犹未尽上得岸来,立刻被夫子庙前汹涌的商业气息所淹没,一时间让人不知身在何处,不仅怅然若失。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我们下得船来,走到秦淮河边的乌衣巷口时,这首刘禹锡的诗浮现在我脑海里。佳人已逝,繁华散尽,幸好有诗句流传了下来。

· 03 ·

“蜗牛”的乡村

正值酷暑时节,从南京南站驱车1小时,便来到了位于南京市高淳区的桠溪国际慢城。

桠溪镇被人们称为“长江之滨最美丽乡村”,2010年11月27日,在苏格兰国际慢城会议上,“桠溪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组织授予“国际慢城”称号,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际慢城。

“慢城”不是一座城市,而是对一个区域特点的概括。“蜗牛”是慢城的著名徽标,意味着一种新的城市模式。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同,在这里,有更多的空间供人们散步,有更多的绿地供人们休闲,有更便利的商业供人们娱乐和享受,有更多的广场供人们交流。

据介绍,桠溪慢城区域内,人口约2万人,6个行政村分布在一条长达48公里的风光带两旁,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而形成了集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高效农业、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业综合旅游观光景区。

我们乘上观光车,车动景移,时而依山傍水,时而穿林越山,沿途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尽显田园风光、山林情趣。在桥李、蓝溪等观光园区和竹基地、葡萄园、有机茶园等农业示范园里,点缀着桃花村、杏花村等众多景点。优美的景色令游人放慢了脚步,我们纷纷拿起相机,定格美丽。观光车行驶缓慢,半个多小时才走了3个村。路边和房屋上,随处可见慢城的徽标“蜗牛”。

“金陵第一古街”的一间间店铺,展示并传承着传统手工艺。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高淳羽毛扇曾为皇家贡品,有80多个品种。老爷爷坐在屋前的石凳上悠闲地抽一袋烟,老婆婆在厨房里捣鼓锅碗瓢盆。赚钱多少,他们好像不太关心。

被誉为“江南孔家第一村”的漆桥古村,自宋时起,孔氏的第五十四世孙来这一带繁衍生息,迄今已经繁衍出60多个孔姓村庄。

古村有一条长500米,近2000年历史的老街巷,汉代古桥、宋代古井、明清建筑历历在目,最老的房子建于元朝时期,透示出“青石路面一线天”、“小巷深处有人家”的古朴幽雅的意境。老街上什么都是老的,老式竹篾匠、老式打铁铺、老式手工木雕,尽显古朴典雅之美。

桠溪的“慢”和高淳的“慢”相得益彰,两者是如此的和谐。这里只用有机肥料不用化学肥料;只有农家乐,没有快餐店;只有鸟语蛙声没有工业噪音,向人们展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交通:

如果在南京超过四天,推荐购买南京交通卡(50元起),基本上游玩四天的公共交通费差不多了。

美食:

老字号的饭店“南京大排档”,美味的南京菜基本上都能吃到,像南京盐水鸭、天王烤鸭包、古法糖芋苗、南京狮子头、麻辣小龙虾、王府泡椒鸡、麻油素干、麻辣鸭血、香油豆干、鸭血粉丝汤等都值得尝一遍。人均价格大概在50元左右。坐地铁到新街口站下车,从7号出口出去步行至德基广场七楼即可到达南京大排档。

此外,位于鼓楼区湖南路的狮子桥美食街也值得一去。

景点:

夫子庙:始建于宋代,在南宋时期重建过一次,并命名为建康学,在元代更名为集庆路学,在明初又更名为国子学,“夫子”与“学”,顾名思义,这里是纪念孔子的地方,也是古代师生交流学习的地方。

南京博物院:

逛博物院的心情没有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么沉重,乘坐地铁在大明宫站下车步行即可至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我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也是我国的第二大博物馆,蔡元培曾担任过此博物院的院长,分为六个馆,分别是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和民国馆。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民国馆,当胭脂水粉、旗袍、药馆、银行、当铺、咖啡厅一一展现眼前,仿佛穿越回到民国时期,让人流连忘返。如果逛累了,可以到民国馆旁边看戏,花15元点一壶南京雨花茶,观赏几场富有南京特色的锡剧,也是一种享受。

还有,南京中山陵(地铁2号线在苜蓿园站下车再换乘观光1号线公交上山,或者也可以乘坐观光车上去,到山顶只需要10元,沿途高大魁梧的法国梧桐林立两边,非常美丽养眼);

南京总统府(曾是蒋介石办公的地方,在1927至1949年间曾是中华民国政府所在地);

越声/文图

闲云/编辑

本文关键词: 南京好玩吗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