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祝融是什么神?祝融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人物简介:
中文名
祝融
别名
赤帝
神话体系
中国神话
形象特征
兽身人面,乘两龙
相关典故
共工怒触不周山
祝融,号赤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南方神、南岳神、南海神、夏神、灶神,五行神之一。历史文献中,祝融的相关记载纷繁复杂。在部分文献中,祝融指三皇之一的祝融氏。又有文献记载祝融为炎帝之后。另有文献记载祝融为黄帝之后。而祝融也指火正、夏官的官职名称。
据《山海经》记载,祝融长着兽身人面,驾乘着两条龙,直接听命于天帝。据《史记》记载,祝融是楚人的祖先。据《广东新语》记载,农历二月十三为祝融生日。
祝融之历史渊源
西周,《太公金匮》记载祝融为南海之神。该书说周武王伐纣以后,海内升平,风调雨顺,一个大雪之日,“五丈夫乘马车,从两骑,止王门外。”姜子牙遣人查明他们的身份,向武王禀报:“客可见矣。五车两骑,四海之神,与河伯、风伯、雨师耳。南海之神曰祝融,东海之神曰勾芒,北海之神曰颛顼,西海之神曰蓐收,河伯、风伯、雨师,请使谒者。各以其名召之。”武王乃于殿上,谒者于殿下门内,引祝融进。五神皆惊,相视而叹。祝融等皆拜。武王曰:“天阴乃远来,何以教之?”皆曰:“天伐殷立周,谨来授命。”顾敕风伯、雨师,各使奉其职也。
春秋时期,《管子·五行》记载祝融为黄帝六相之一,对应于南方:“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载:“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夔君不祭祀祝融和鬻熊,楚国人责备他。);《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祝融”为五行之官之火正:“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国语·郑语》记载“祝融”由重黎担任:“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并记载了祝融的后代八姓:“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
战国时期,《山海经·海外南经》记载:“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山海经·海内经》又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生帝颛顼。”《山海经·大荒西经》补充:“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可见祝融又为炎帝之裔,又为黄帝之裔。袁珂认为黄炎本是同族,所以这些看似不同的描述,实则又并无不同;《墨子·非攻下》记载:“天命融隆火于夏之城闲,西北之隅。”(上天命令火神祝融降火在夏都西北角,协助商伐。);《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乙篇记载了祝融拯救天地宇宙的传说:为经历千百年后,天地又发生混乱,日月不断产生,九州开始不平,山陵发生倾斜,以致“四时”不能按常规运作,上帝为此大动,赐给祝融等四神神力,炎帝下令祝融派四神从天而降,他们顺从天命,最终使日月运转正常,早晚有序,黑白分明,正因为天地出现“晨祎乱作”的局面,祝融才“绝地天通”,改变天地混乱局面;《吕氏春秋·审分览》记载:“祝融作市。”(祝融发明了贸易集市。);《吕氏春秋·孟夏纪》记载祝融是夏神、炎帝的辅佐神:“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此外,《仲夏纪》《季夏纪》也说“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欲知下个人物故事,敬请关注。[来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