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香飘十里
汤和墓(汤和63岁时交出兵权,厚着脸皮要赏赐,朱元璋听后大笑不已)
2023-05-26 10:28:01
Mars
144
来源:文史旺旺

汤和墓。明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免死铁券。

汤和墓

然这34位拥有明太祖赏赐免死铁券的大臣,实际上得到的是一张催命符,他们当中有32人的最终结局都是以家破人亡告终。

经胡蓝党案和靖难之乱,本人没有被杀、子孙不受牵连的幸存者仅剩有两家 ,其一是巢国公华高,在得免死铁券后一年便病逝琼州,且无后;另一人,则是明朝开国大将汤和。

汤和能在血流成河的洪武政治高压下得以善终,几乎是种奇迹,不过这种奇迹不仅是因为统治者的格外开恩,更在于汤和的谨慎隐忍及他对朱元璋个性的了解。

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六十岁,这位英武伟烈之主的生命仅剩下十年的光阴了,63岁的汤和在这一年向朱元璋请辞,交出兵权,告老还乡。

如何让晚年多疑的帝王放自己一条生路,汤和想出的办法是向朱元璋要赏赐,而朱元璋听后果然大笑不已,让汤和回凤阳老家了。

洪武二十一年

“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

洪武二十一年,是公元1388年,这一年明太祖朱元璋60岁,汤和63岁,他比朱元璋要年长三岁。

汤和在洪武二十一年向明太祖朱元璋请辞还乡,考虑到明朝276年16位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43.2岁,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汤和此时确实都已经步入暮年,但汤和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大将,三年前还曾征讨蛮族大胜而归,他的身体状况应该还没有到“不堪复任驱策”、需要“已待骸骨”的地步。

《明史》将汤和的请辞原因解释为:“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魏国、曹国皆前卒,意不欲诸将久典兵”。

除了已经过世的徐达等人,其余公侯此时都还留在京中,并且手上都还握着或大或小的权力,但此时的官场并非有功有权就能高枕无忧、肆意妄为,反而是功越高、权越重的公侯们,越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洪武十三年,因被疑叛乱,胡惟庸被朱元璋处死,且朱元璋并没有因胡惟庸死就准备了结此事,而是将事件继续升级和扩大化,这无疑给列为公侯的心中都投下一片沉重的阴影。

不过,人心向来常有侥幸心理,此时各位公侯显然认为事情没有烧得那么厉害,或者没有烧到自己身上,而且这批公侯是随朱元璋从乱世出来的开国功臣。

经历过残酷的夺权与战争,他们非常明白没有权力的滋味,很难心甘情愿地就这么把权力交出来;即便是真的想避世还乡,似乎也不能轻举妄动,稍有不慎仍然会让明太祖多心。

李善长便是如此。胡惟庸出事之后,受牵连者众多且几乎都被处死,但与胡来往密切的李善长仍然如故,要知道他不仅是最初推荐提携胡惟庸的恩人,而且李善长的侄子是胡惟庸的侄女婿,李善长没被问罪,人人想来都是明太祖宽宏大量。

后来,李善长的弟弟及侄子又被指为胡惟庸党羽,朱元璋仍旧宽宏处理,免去他们的死罪,这确实让诸公侯以及李善长都放心了。

如果没有后来77岁的李善长以及妻女弟侄七十余人被一并处死的结局,诸位拿着免死铁券的开国功臣或许真的以为可以刑不上公侯。

人人都在侥幸之时,汤和却没有被冲昏头脑,这或许是因为汤和与朱元璋不仅年龄相近,更能体会他走入暮年的心境,也因为汤和从小便与朱元璋相识,多年来一起出生入死,他比别人更了解朱元璋。

汤和与朱元璋是凤阳同乡,从小的玩伴,26岁时汤和带领十多个壮丁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因为骁勇善战升了官,他写信给儿时伙伴朱元璋要他来参军。

按理说汤和比朱元璋大三岁又早参军,可以在朱元璋面前摆摆大哥的样子,但汤和始终是“独奉约束甚谨”,这让从小家贫受人白眼的朱元璋感受到了尊重和情义。

念着这份旧情,朱元璋在发迹之后并没有太亏待汤和,给他机会累积军功,有了过失也没进行责罚,但二人虽是看上去明君勇将一片和谐,可各自在心中还是有不满的。

汤和驻守徐州时,曾向朱元璋请示事情,“不得,罪而怨言”,说自己镇守这座城池像是坐在屋脊之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敏感的朱元璋听了这话“闻而衔之”,心中不快日后自然会有体现。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汤和没能进入公的名单里,封了中山侯,且封侯之时还重提汤和征讨陈友定时的过失对他进行敲打;洪武四年汤和被授征西将军伐蜀,功成归来手下都得到了明太祖的封赏,而汤和不及他们。

洪武十一年汤和因功进被封信国公,朱元璋依旧在封赏时继续敲打,先提“旧将”和“相从之久”,又说“泯前过而论见功”。

可见朱元璋不仅已是对汤和有了防备之心,而且对汤和的能力也非常不满,告诉汤和能有今日也只是因为自己宽宏大量。

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已经如此明显,又有胡惟庸在前,汤和自然知道自己不能再侥幸地握着手中的兵权,不仅要尽快辞官回乡,还要认真向朱元璋表明自己无任何谋逆之心,再不走,场面就难以收拾了。

洪武二十二年

汤和向朱元璋请辞之后,“帝大悦”,此时朱元璋确实对诸侯长久掌兵这件事情感到了巨大的危机,汤和请辞,给各位公侯提了醒又起了带头作用,朱元璋自然是高兴的,便赐居凤阳,让他修好宅邸后辞官回乡。

李善长是洪武四年归乡的,但他归乡又扩建宅院、不约束手下亲属等事情仍引起太祖不快,有了他的前车之鉴,汤和主动清退了余有的仪从和田地,以此表明心迹。

可是,把辞官这件事情办得如此干净漂亮也并不是件好事情,反而某种程度上可能会让君王陷入被人指责无情无义的地步。

洪武二十二年,汤和在辞官回乡前受朱元璋之托前往江浙沿海筑城,事情办完,凤阳宅第也修好了,终于可以领着妻儿告老还乡。

辞官一事办得如此漂亮,还给其他公侯起了示范作用,朱元璋自然高兴,给汤和赏赐了三百两黄金、二千两白银等财物,夫人胡氏同样受封受赏,并下诏表彰。

建国之后,朱元璋与汤和之间嫌隙愈来愈大,直到汤和把辞官一事办得如此妥帖,才算是消除了朱元璋内心的芥蒂。

1973年,因修建龙子河公路,考古队员对于汤和墓进行发掘保护,早经盗墓贼骚扰,汤和墓内已是凌乱不堪,不过余下一只高7.5厘米、口径16.6厘米的元青花瓷瓶,相当稀有珍贵。

如此稀世珍宝,或许便是朱元璋给汤和的赏赐,《明史》也记载在汤和死后,“帝为流涕,厚赐金帛为葬费”。

值得注意的是,除史书传记和民间传说,汤和墓所流露出的信息似乎更为朱汤之间的关系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虽然在遭到盗掘的墓中仍发现了稀世的元青花瓷瓶,但观察整个墓室开凿营建,不仅没有彩绘壁画,甚至于神龛、侧室多处裸露的岩石都未加处理,不得不说营建得相当粗糙。

另外汤和墓志的撰写者是由其子完成,竟然没有请名家撰写,墓志有志文无铭文,既是只有关于其业绩的记述,而缺颂扬德行的文字。

这可能是汤和及其子孙的刻意而为,朱元璋内心的芥蒂因汤和辞官而消除,但哪怕是辞官之后和逝世之后,汤和及子孙仍对朱元璋心存忧惧。

洪武二十年

洪武二十年是汤和辞官的前一年,这一年汤和家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死了一个女儿又嫁了一个女儿,办完丧事之后又办了喜事,且两个女儿嫁的是同一个人,这件荒诞的事情必然对汤和一年之后提出辞官是有推动作用的。

《明太祖钦录》记载:“洪武二十年二月十六日敕……鲁至无礼,其妃当凌迟处死。这等泼东西,一日着内官召回宫来,凌迟了。……这夫妻两个,死罪绝不可逃,合当凌迟信国公女。”

信国公是汤和,这位被处以凌迟极刑的“信国公女”自然就是汤和的女儿,汤氏女在朱元璋第十子朱檀15岁时嫁给他成为鲁王妃,成婚后汤氏随朱檀前往山东就蕃。

汤和女儿嫁的这位鲁王颇受朱元璋喜爱,史书记载朱檀天资过人,“谦躬下士,博学多识,好文礼士,善诗歌”,母亲是受宠的郭宁妃,舅舅是郭兴和郭英,朱檀在出生一个多月便被封为鲁王,是所有封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女儿能成为受宠的鲁王的王妃,对于汤和整个家族而言确实是件喜事,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汤氏与朱檀是洪武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举行成婚仪式的,到洪武二十年二月十六日,成婚还不及两年,汤妃已经成了一抹鬼魂。

朱檀与汤妃到封地后,朱檀整个大变活人,不仅不再诗书礼易,反而开始贪玩想了,甚至求仙问道,沉迷丹药。

朱檀十五六岁,汤妃年纪更小,夫妇二人却为了求仙问道长生不老,在民间和军中找来许多七八岁的儿童,将小孩进行阉割,阉割之物当作药引。

事发之后,朱元璋大发雷霆,将鲁王夫妇召回,怪罪汤妃一个弱女子带坏了宝贝儿子朱檀,盛怒之下朱元璋立马将汤妃凌迟处死,而朱檀却免了死罪,剃光他的头发和胡须,又让他回到封地。

几年前,汤和的长子和长孙在随征云南途中战死,汤和出嫁了的大女儿也病逝,汤和夫妇接连白发人送黑发人,已是心痛不已,结果就这么的,二女儿嫁到朱家还不足两年便又被凌迟了,心境可想而知的苦闷忧惧。

汤和墓志中记载:“女五人,长适德庆侯廖权,次鲁王妃,次适俞鼎,次适赖溍,次幼在世。”此中记载的鲁王妃并非是被凌迟的汤妃,而是在姐姐被凌迟五个月后,朱元璋又下令将汤和的第三女封为鲁王妃。

又一个女儿被送进鲁王府,汤和的心境肯定与上一次送女儿进鲁王府大不相同,虽然明知女儿此去也是凶多吉少,但也不得不从。

死了一个王妃的朱檀呢,虽然自己也受罚了,但依旧冥顽不改,回到封地后继续服食丹药,结果眼睛都弄瞎了,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就是汤和辞官成功告老还乡的不久,鲁王朱檀毒发身亡,年仅十九岁,汤和的女儿新鲁王妃在出嫁两年后成了寡妇。

朱元璋虽给朱檀封了一个恶谥“荒”,但仍给朱檀修建了豪华的陵墓以及伴有大量珍贵的随葬品,而那位被凌迟的大汤妃,不仅死无全尸,甚至在父亲汤和的墓志中也被抹除了存在。

洪武二十八年,汤和病逝,朱元璋罢朝三日,赐汤和谥号襄武,三年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应天,汤和与朱元璋正好相差三岁。

高处不胜寒,累积在被后世称为英武伟烈之主的朱元璋千秋大业之下的是成堆白骨,其中甚至包括他的儿媳以及开国功臣,而为了让自己及子孙不成为那堆白骨,汤和也不得不一再谨慎隐忍,却依旧只能眼睁睁看着两个女儿走向的悲剧命运。

本文关键词: 汤和墓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