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尚穿搭
《纺织姑娘》:无爱,无言,无性的婚姻,枕边人还重要吗?
2023-05-28 08:28:02
Mars
252
来源:梧桐筆记

纺织姑娘。结婚最理想状态,就是找一个最爱你的人,也是你最爱的人,相互给彼此的情感一个归宿,安放彼此孤独的灵魂,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纺织姑娘

可是并不是每一段婚姻都是抛开一切的杂质的情有独钟,心有所属。

有一些婚姻,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夹带着功利、将就和遗憾,勉为其难的促成的,从而造就一段痛苦、疲累、无言、无爱甚至无性的夫妻感情。

之前看到有一种说法:人的一生会遇到四个人,第一个是你自己,第二个是你最爱的人,第三个是最爱你的人,第四个是和你结婚的人,可是偏偏结婚的人,不是你最爱的,也不是最爱你的。

我想这样的婚姻,在所多有,想来在其中,必定是充斥着逆反和不甘的,《纺织姑娘》里的李莉和丈夫胡小光,便是如此,这样的结合,注定是不完美的。

《纺织姑娘》是2010年上映的影片,该片由王全安执导,余男、程正武等主演,讲述了纺织女工李莉,被查出身患绝症,时日无多,于是决定到北京找相恋多年,却因为家里阻挠而分手的初恋男友赵鲁寒,了却最后心愿的故事。

相比较来讲,李莉和赵鲁寒是柏拉图式的爱情(追求心灵沟通和理性精神上的纯洁爱情),而李莉和胡小光的结合,谈不上爱情,只是因为世俗的逼迫、上了年纪的将就、李莉一怒之下的自暴自弃。

在李莉的眼中,不管是性格,内在、外形还是家世,胡小光始终不是她想要的恋人模样,所以在结婚后十年的时间里,她的内心深处一直藏着赵鲁寒,其地位和重量,远超胡小光。

如此畸形的情感状态,对于双方来说,在精神和肉体上都是折磨。只是这种饱受折磨的苦楚,被柴米油盐、孩子磨平了棱角,也在生活、甚至是生存的重压之下,隐忍着,从未爆发。

但是双方内心的遗憾和不甘始终是存在的,该片在此种矛盾心里的刻画下,将婚姻中最隐秘、最真实、最难以启齿的一面展现在了我们面前。看这部剧,就好比是在自我剖析,将“我最爱的不是你,却和你结婚”的这种藏于内心深处的思绪,挖出来公之于众。同时,也将婚内夫妻普遍面临的情感困局展现得淋漓尽致。

《纺织姑娘》的故事背景定位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西安,此时,正值巨大社会变革而带来的第一轮下岗潮。

胡小光曾和李莉在同一间纺织厂上班,只是胡小光已经下岗了,为了谋生,如今在菜市场卖鱼。李莉依旧在纺织厂,繁重的工作让她看起来有些油腻,脸上也失去了光彩,取而代之的,是沧桑和疲惫。

十年前的李莉是个性格倔强的女子,那时的她对爱情充满了幻想,也曾为恋人赵鲁寒痴情深情。李莉的父母反对她和赵鲁寒在一起,在赵鲁寒离开西安后,父母悄悄的扣下了她给赵鲁寒的信,她不知其中原因,还以为赵鲁寒杳无音信。两年后,李莉不得已,与父母赌气般的,选择了嫁给一无所有,大自己好几岁的胡小光,然后与父母断绝了来往。

赵鲁寒在来到北京后,他一直没有李莉的消息,等他再次有李莉的消息的时候,却听说李莉已经嫁人了。从此,这一对恋人,便按照各自的生活轨迹行驶着,相互之间以为是对方移情别恋,丢弃了自己。

以李莉敢爱敢恨的性格,假如她能得到赵鲁寒的回应,她肯定会不顾一切的奔向赵鲁寒,甚至不惜为此和家人闹翻脸。

这样的情节设定,相比真正的移情别恋,感情显得更加真诚、凄美、遗憾。年轻时候的爱情,总是可以如飞蛾扑火一般不顾一切,但是真正能结成正果的,少之又少,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看这部电影,能够引起共鸣的原因。

谁的青春没有错付,谁的青春又不留遗憾呢?

是什么打破了李莉平静的生活,她为何瞒着丈夫,去见自己的初恋情人呢?

纺织厂里,大多数人都被扣了一点工资,李莉拿着工资条愤愤不平,她站了出来,找领导理论,甚至直接吵了起来,还好有同事拉住了她。

其他人也不服气,只是迫于领导压力,选择了隐忍,李莉站出来当这个出头鸟,足以看出她要强好胜的性格,但更多的,是凸显出工资的微薄和家庭经济的窘境,如若不然,他也不至于为了十块八块找领导吵架了。

家境一般,李莉还是出钱让儿子去学课外技能,下了班后,她就送儿子去练习钢琴,在等待的空闲时间,她靠在沙发上,沉沉睡去。等到她醒来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又流了鼻血,这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老是莫名的头晕和流鼻血。

回家吃饭时,李莉向胡小光说起了流鼻血一事,胡小光并未说话,他只是夹鱼让李莉多吃一点。

李莉并没有得到言语上的关心和安慰,对于胡小光的默然回应,她没有生气,因为她已经习以为常,这便是他们生活的常态,寡淡如水,毫无波澜。

在纺织厂的一次合唱排练中,李莉忽然昏倒在地,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李莉,只是轻度的贫血,要注意休息,随后以尿检为由,支开了李莉。

李莉离开后,医生才告诉胡小光,你爱人得的是白血病,也就是血癌。

胡小光楞在了当场,他面无表情,可是从无神呆滞的眼神中,足以看出他的恍惚和惶恐。医生说:两种方案,一是骨髓移植,二是常规化疗,费用都很高,而且也不一定能治好,如果不治疗的话,也就只有3至6个月的时间了。

医生建议胡小光,别让李莉知道病情,怕影响病人的心情。没想到,这一番对话,被站在门口的李莉全部听了进去。

没有哭天喊地,也没有崩溃失常,李莉和胡小光平静的回到了家,她装作不知道,他以为她真的不知道,只是平静的外表下,各有所思。

胡小光担心着李莉的身体,也焦虑着高昂的治疗费用,李莉则是沉浸在对死亡和疾病的恐惧之中,一时难以自拔。

自感时日无多,经过一段时间的思量后,李莉决定要去北京找初恋情人赵鲁寒。

曾经相爱的人见面,在双方对象不知晓的情况下,为弥补遗憾,他们会冲破伦理道德的枷锁吗?

李莉告诉胡小光,她想去北京散散心,到了这个时候,胡小光当然同意,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实际上,李莉是去找赵鲁寒。

李莉想在有限的时光里,重温一次爱情的情怀,她也想追问,赵鲁寒当初为何不回自己的信?

李莉记得,赵鲁寒在“友谊印染厂”上班,经过一番打听,才找到印染厂。

此时,在一个被染布包裹着的小角落里,一个男人坐在地上,依靠着柱子沉沉睡去,只见男人两鬓已有了些许的斑白,满脸尽是憔悴和沧桑的神色,正是李莉心心念念的恋人赵鲁寒。

被脚步声惊醒,赵鲁寒方才清醒了过来,当他看到眼前的李莉时,一脸的不可置信。

十年蹉跎,物是人非,彼此都不是当初的模样,二人对视了许久,内心百感交集。

夜晚,二人一起吃着火锅,赵鲁寒说:我也结婚了,就在你结婚后没多久。说完,赵鲁寒端起手中的一大杯啤酒,伴着多年的的辛酸无奈,一饮而尽。

李莉终于问了赵鲁寒:当年我给你写了那么多信,你怎么就不回?

赵鲁寒十分的平静,说:我从未收到过一封信,我找人打听你的消息,得到的是你已经嫁人了。

误会解开,没有欢声笑语,也没有释然,那满满的委屈和遗憾,都已经随着时间沉淀,成为了不可更改的往事,纵然心有千千结,也是无可奈何。

第二天,他们相约去了热恋时候就想去的北戴河,他们只是如同朋友一般合了一张影,没有拉手,也没有任何的亲密动作,因为各自成家,他们之间,已经隔着一条道德和伦理的鸿沟。

从北戴河回来,李莉不告而别,她没有将自己患病一事告诉赵鲁寒,只是赵鲁寒的内心,依旧对往事耿耿于怀。

李莉和赵鲁寒的恋情,虽然满是遗憾和误会,可是他们都选择接受并尊重已成的现实,不管何种情况,底线不能破,既要对自己和的另一半负责,也要对彼此的家庭负责。

相濡以沫的对象,他不一定好,但是有人能够替代吗?

李莉回到了西安不久,她再也不用去上班了,因为纺织工厂倒闭了。

这天,下着鹅毛般的大雪,李莉站在自家阳台上,她看着远方,一口一口的抽着烟,任凭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身上。

胡小光洗完衣服,过来对她说:回屋休息吧,抽烟对身体不好。李莉不想再伪装了,她说:我快死了,和别人不一样。

胡小光不知该怎么安慰李莉,他低着头,自欺欺人的说:现在医学发达得很,你好好休息就行,别胡思乱想。

李莉进屋后,胡小光伫立在阳台上,他神色悲怆,中年男人的落魄尽数写在了脸上,他看着远方,长长的叹了口气。

此时,作为男人来讲,胡小光的精神几乎崩塌,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可是到李莉生病的时候,他却连治疗的费用都拿不出来。

不久,李莉再一次晕倒,送到医院后,医生下了最后通牒,她的病,用药之后没有好转,建议放弃治疗。

胡小光依旧面无表情,他回到家,把房子快速处理,决定要为李莉手术。

在病房里,胡小光从兜里掏出了一个信封,不知道是谁寄来的信,等到李莉打开,才发现是自己和赵鲁寒在北戴河的合照,而此时,胡小光已经出去了。

北京的赵鲁寒也在翻看着照片,他拿出了尘封许久的手风琴,弹奏了起来,就如同当初弹给李莉听一样。

赵鲁寒的弹手风琴和胡小光的洗衣做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着爱情的浪漫,后者代表着生活朴实。

在去手术室的过程中,李莉内心无比的恐惧,可是此时陪在他身边的,却是那个对他默默奉献的胡小光,她不由得抓紧了胡小光的手,这是她唯一的寄托和安全感。

等李莉从手术室出来,胡小光一直在门口等着她,到了夜晚,胡小光困得不行,在她身边沉沉睡去,李莉起身,她看着窗外绚烂的烟花,再回头看看打着呼声的胡小光,若有所思。

所有的思绪,以沉默的姿态爆发,李莉顿悟了,胡小光对她的爱,厚重无言。

这是李莉第一次重视和重审他和胡小光的感情,对于李莉来说,他对胡小光确实没有爱,不过在自己躺在病床上,最为无助痛苦的时候,是沉默寡言的胡小光倾尽所有,无微不至的陪伴和照顾自己。

胡小光如同大海般宽广的胸怀,容得下李莉丢下的任何石头,这个男人,总是在说,我洗衣服去了,我做饭去了......这样的男人,不适合谈恋爱,但是过日子,那是没得挑了。

这一段感情,对于胡小光来说,是卑微的,换作常人,可能绝大部分男人都不能够忍受,胡小光的性格,同样是绝大部分女人不能忍受的。

但是婚姻就是如此,没有十全十美,没有绝对的称心如意,有的只是相互的理解和包容,这何尝不是一种爱?

都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实在大灾难面前,相濡以沫的不离不弃,更是弥足珍贵。对于曾经的恋人,既然错过,也解开了心结,不如真的相忘于江湖。

写在最后:

初看这部片子,觉得李莉可怜,仔细思考一番后,觉得真正可怜的人是胡小光。对于李莉的可怜之情,更多是在于她身患绝症之上。对于胡小光的可怜,则是在他情感上的缺失。和他同床共枕,朝夕相处的妻子,是不爱他的,可想而知,结婚的这些年,他过得有多卑微。

李莉性格强势,胡小光弱势卑微,这样的组合是不对等的。在现实的婚姻里,强势的一方,也是如李莉一般,占据着主动权和制高点,而弱势的一方,往往需要承受更多的委屈和辛酸。

电影就是在剖析,无爱的婚姻,该怎么过?无爱的伴侣,该如何对待?

李莉不爱胡小光,她自己过得也痛苦,她对生活失去了激情和希望,她开始有了得过且过的心态。可是她明白,她已经结婚了,胡小光是她的丈夫,她必须忠诚于这段婚姻,这是尊重自己,也是做人的底线。

难能可贵的是,即使日子艰难,李莉也从没想过要和胡小光离婚,这是基于家庭和子女的责任。

当李莉走到生命的尽头时,她才恍然大悟,那些风花雪月的往事,终将随风消散,吹进风里,落在林间。胡小光体贴的关爱,患难与共的陪伴,才是真真切切的。

现实中大多数婚姻感情,没有那么多的缠绵悱恻,也不够罗曼蒂克,但是不离不弃的陪伴,便是最长情的告白。而那个陪伴在我们身侧的人,才是我们最值得去爱的。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关键词: 纺织姑娘

相关推荐